
以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很低,马路上也见不到几辆汽车,大家出门也不用担心会被堵在路上。但是这几年随着汽车销量的不断攀升,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4个亿,想要轻松畅快地开车出门,似乎变得很难。尤其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些大城市,堵车现象尤为严重。
很多人都觉得,现在堵车严重都是因为汽车保有量升高造成的。在汽车还是“奢侈品”的那个年代,根本就没有这种烦恼。但专家却表示,造成我国道路拥堵的“罪魁祸首”并不是车多。国外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比我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还高,但国外的堵车情况就没有这么严重,所以堵车的根源不是车多。
那造成堵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专家总结出了4个方面的因素,如果这几个问题不彻底解决,国内的交通可能会变得更加拥堵。
1、驾驶员的交通意识有待提高。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,交通部门也制定了严格的交通法规,监督大家的开车行为。可是很多车主在开车的时候总是存在侥幸心理,看到周围没有监控摄像头就会随心所欲地驾驶,也不在意交通法规到底是怎么规定的。违反道路交通法规,必然会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。
2、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划分不清,导致很多非机动车闯进了机动车道,影响了机动车的通行效率。很多老城区的道路比较狭窄,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,有些老城区的道路甚至连非机动车道都没有。
电动车、自行车这些非机动车辆想要在路上行驶就只能靠近道路的右侧,可是这些车辆占据了右侧的车道,右转的机动车就没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,遇上一个又一个的红绿灯,通行效率自然就下降了。
3、不合理的限速。以前国内有几条高速公路臭名昭著,很多车主出远门时都会故意绕开这些高速公路。因为这些高速公路的限速特别奇葩,明明前面还是120千米每小时的最高限速,结果一转眼就变成了60千米每小时,很多车主都因为降速不及时被扣过分。
新的交通法规实施后,很多地方的不合理限速牌都已经被摘掉了。但是有一些地方的限速还是比较低,一遇到节假日,就会出现大堵车。
4、副车道成了停车场。停车难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,车主外出办事找不到地方停车,就会把车停在路边的非机动车道上或副车道上。非机动车道或副车道变成了停车场,可通行的道路就会减少,这样也很容易造成拥堵。
其实我国的道路是比较宽敞的,而且高速公路的覆盖面积也是全球之首,所以大家外出的时候通行效率应该是很高的。但因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以及不合理的限速规定,导致道路变得很拥堵。
良好的交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参与,所以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,并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,开车时不要随意违章,也不要乱占公共车道。
